国内分布着四大高原,分别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其中,黄土高原的气候与地形特征还有水土流失是什么原因地理考试中常常考察的内容,假如叫你剖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什么原因,你会剖析吗?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什么原因:
1、自然缘由:
1、黄土高缘由黄土构成,黄土颗粒松散,土质疏松。
2、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3、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少,但夏天多短时暴雨,对地面冲刷强。
2、人为缘由:
1、长期的人类垦殖对地表植被破坏紧急。
2、采矿活动对地表土壤及植被破坏紧急。
3、历史上长期的薪炭结构,对地表植被紧急毁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手段:
1、生物手段。
生物手段主要指种树种草,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手段之一,但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沟壑斜坡上适合种护坡林,沟壑中则应沿着侵蚀沟道植树,有的区域还应辅以工程手段。
2、工程手段。
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都是工程手段。在沟道里打坝淤地,拦蓄泥沙,不仅能够预防泥沙流入河中,还可以在淤地上种植庄稼,治沙成效显著。
3、农业手段。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后果:
1、冲毁土地,破坏良田。
因为暴雨径流冲刷,沟壑面积愈加大,坡面和耕地愈加小。
2、土壤剥蚀,肥力衰退。
因为水土流失,耕作层中有机质得不到有效积累,土壤肥力降低,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导致土壤肥力降低。除此之外,水土流失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农业生态环境也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它破坏土壤结构,导致耕地表层结皮,抑制了微生物活动,影响作物成长发育和有效供水,减少了作物产量和水平。
3、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加剧,致使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且愈演愈烈。因为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减少时,泥沙就渐渐沉降淤泥,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严重干扰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
4、淤积水库,堵塞河道。
紧急的水土流失,使很多泥沙下泄河道和途径,致使水库被迫报废,成了大型淤地坝。
黄土高原介绍:
黄土高原坐落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时候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有多高呢?
通常来讲是两头高,中间低,从西往东分为三个部分:陇西高原、陇东高原、吕梁山脉。六盘山-陇山以西至乌鞘岭称为陇西高原,大多数区域海拔在2000-3000米之间,六盘山-陇山以东至黄河称为陇东高原,大多数区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黄河以东以吕梁山脉为主,大多数区域海拔在1200-2000米之间。
黄土高原什么地貌?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形态复杂,进步速度快,它们是河流泥沙的供给地和初期搬运通道。黄土物质疏松,具垂直节理,易遭受侵蚀。
黄土塬、梁、峁地形是今天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貌种类。山、原、川三大地貌种类是黄土高原的主体。耸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犹如海洋中的孤岛。
比如六盘山以西的陇中高原上的屈吴山、华家岭、马衔山,陇东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白于山、黄龙山等。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原地面,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作,是要紧的农业区。但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成为山梁,称为“梁”地。假如梁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